這是文章頭部
2003年開始,我國全面進入到商品房時代,由此中國家庭的裝修,也開始趨向于個性化,至今,幾乎每個時期,都會有一個流行的風格。
今天,我們就來盤點一下,過去接近20年,中國家庭裝修風格的變遷,相信看完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(fā)。
2008年之前——父母裝修
2008年是一個家裝的分水嶺,第一批80后28歲,擁有人生中第一套房子。
在此之前,2003年-2008年,我們將這一時期的裝修風格,稱為“父母裝修”時代。彼時,流行梅蘭竹菊、富貴花開、年年有余,家和萬事興背景墻、炫彩燈光、白色地磚、豬油紅木門、紅色地板、紅木家具等等,甚至窗簾都得帶點紅。
細心的爸爸媽媽,還要給所有的家具,蓋上罩子,以防止落灰,保護家具。
如今,這種東西還偶有出現,不過,遭到了年輕人的集體抵抗。
2009年——歐式風格
第一波,在國內流行的所謂“裝修風格”就是“歐式風格”了。
這是一張真正的歐式風格,富麗堂皇,oldmoney的感覺,主要是存在于歐洲的宮殿、城堡里,歐洲人的房子其實也不這么裝,但不得不承認,很漂亮。
也不知道是從那個大膽的設計師開始,引進到國內家庭,并且落地到國內家庭。元素上,是堆砌足了,波打線的瓷磚、墻面的石膏線、歐式的吊燈、歐式的大沙發(fā)、帶窗幔的窗簾……等等,但效果嘛,就一言難盡了。
主要還是國內的小戶型,以及商品房的不到2.8米層高,壓根就支棱不起來這“富貴”的歐式。
簡單舉個例子,瓷磚波打線,就是地面的黑色線框,這個東西,原本的存在的意義是因為空間太大,為了給空間分區(qū),做的地面“標線”,放到小戶型里,失去了意義,還會顯得空間很擁擠。
所以,很快,歐式的熱度,就慢慢下來了,后來,圍繞著歐式,又誕生了一個詞叫作“簡歐”!
歐式的簡化版本,估計歐洲人也不認識的裝修風格,但相比歐式,確實是進步了,家具尺寸更小,歐式元素削減了很多,確實算是進步了,至今,仍然在活躍。
2010年——地中海風
地中海風,是我上高中時火起來的,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關注到裝修風格這件事。
當時給人的感覺,確實是眼前一亮,拱門、藍色的家具、墻面、深色的木頭和咖色的仿古磚。搭配在一起,比歐式清新多了。
所以,在2010-2013年這段時間,地中海風格,都是最火的裝修風格,但2013年之后,就快速衰落了。
我猜想,主要有兩方面因素:
其一是:落地與實際不符,講真要做真正的地中海風格裝修,并不簡單。設計師這行,又是魚龍混雜簡歐式客廳裝修效果圖,所以,很多人是被別家的落地效果勸退的。
其二是:這藍色是帶有情感的顏色,初看清新、恬靜,但是面積大了,再加上家里一亂,就非常讓人心煩的。
忽然相當,當下很流行的克萊因藍,也不知道多久,能被用濫,變成人人避之不及的色彩,如果各位想要裝修得住友,記得如果用這種非大地色系的色彩,記得克制,一定不能面積大了。
2012年——美式風
在地中?;鸬倪@段時間,還蹦出來了一個勢頭很足的裝修風格——美式風。
咳咳,這是中國人的美式風,除了用了美式家庭的燈具、深色笨重大沙發(fā)之外,幾乎沒有一點跟美式有關系。
但講真,從顏值上來講,比前面的歐式、地中海有進步。當時,我上大學,跟同學描述,未來我自己有家,一定要做美式風。
如今看來,美式風還是局限于居住空間以及層高,比較不適合國內的高層,如果有個層高3.5米以上的自建房,倒是很合適。
2013年——美式田園風
在地中海火的期間,還冒出來了美式的延伸風格,美式田園風,最大的特點就是加上了小碎花。
雖然,美式田園風沒翻起多大浪花,但這小碎花,至今,依然在家居相關的紡織品上面活躍著。
2014年—現代簡約
地中海衰落,跟2014年成型并大火的現代簡約風的流行,存在直接關系。
可以說現代簡約風,是統(tǒng)治級別的,2014年至今,都是熱度最高,且選擇做家庭最多的裝修風格。
在我看來,其原因有二:
第一是:所謂的現代簡約,其實并沒有固定的元素,只是包豪斯學派提出的一種理念,功能性優(yōu)先、成本優(yōu)先,注重質感和色彩、照明等,而降低對固有的設計元素依賴。
沒有固定條框、所以至今還在不斷地演變。
第二是:由于沒有原色的限定,反而被引入到了很多過去一個世紀的大師級設計,釣魚燈、巴塞羅那椅、豆腐塊沙發(fā)等等……經典設計的家具,均可完美融合。
因為沒有條框,所以也就全在設計師或者屋主的發(fā)揮了,翻車不能怪風格系列,哈哈哈。
2015年——日式風
也是從2014年,這一年開始,風格也就多元化了,也不斷的小火一些,至今看來都一點不落伍的風格,首先登場的是15年的日式風。
火于日本的精細化設計,那一年也是“日本買馬桶蓋事件”爆發(fā)的一年、也是工匠精神大火的一年,同時,也是新住君開始寫家居的一年。
憑良心講,日本家居的精細化設計,與我們至今都存在一些差距,大到“下沉式玄關”“四分離衛(wèi)生間”“l(fā)dk設計”“集成衛(wèi)浴”小到“特殊人群設計”“收納設計”“易潔設計”等等,都需要我們國內的廠商、設計師繼續(xù)努力。
但日式風,沒支棱幾天,主要是敗在“榻榻米”,很奇幻的?。?!
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的設計師,在做日式的設計的時候,并沒有去在格局、動線上下功夫(當然也是因為建筑本身的原因),而去學了個并不適合國內的“榻榻米”,從而達到多給公司定制部門增收的目的。
最終苦了屋主,一提到日式,就想起,自家那坑爹的榻榻米。
這個事情,我太清楚前后細節(jié)了,改天我們專門整一期聊聊。
2016年—北歐風格
北歐風格,那開始有概念,也得追溯到2010年前后了,不過因為“性冷淡”、“出租屋風”一直都沒有什么浪花。
2016年,是《愛樂之城》上映,可能是受到電影的啟發(fā),有很多設計師,在這一年,開始在北歐風上嘗試大膽、有情感的配色。
稍微獲得了短暫的關注度,但其實并不算成功,所以很快就回歸正常了。
2017年——工業(yè)風
工業(yè)風,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新鮮事物,最早追溯到2000年的美國loft。
其特點是粗獷、隨性。暴露的管線、皮質的沙發(fā)、鐵藝、原木的家具、以及水泥或者紅磚墻。
?深刻貫徹輕裝修,重裝飾的概念,再進一步,就是所謂的“敘利亞風”了。其實更適合的公裝,或者是男孩子的單身公寓,并不適合家庭使用。
還是有點過于冰冷、硬核了,而且其實工業(yè)風,對挑高有著絕對的要求。一直都是存在在網上的裝修風格,實際生活中很少見到,從2017年開始才被大家熟知,所以也就寫在了這一年。
2018年——新中式
我印象中的新中式,從08年之前,就開始搖旗吶喊了,呼吁傳承創(chuàng)新,做出新時代的中式風格。
但截止2018年,10年過去了,新中式的熱度,攀升到頂峰,卻還是拿一些中國元素在拼湊。
屏風、明清家具、羅漢松、水墨中國畫、羅漢床等等……?讓人失望
但這一年也讓人看到了一絲絲希望簡歐式客廳裝修效果圖,有一本書《國之色中國傳統(tǒng)色彩搭配圖鑒》出版了,之后陸續(xù)還有幾本相關書籍。
在之后,圍繞著這些配色,陸續(xù)有一些實現出來,還不錯的案例,雖然,還是有日式、老中式的影子在,但效果很不錯,期待未來有更多更好的新中式設計。
風格都是演進來的嘛。
2019年——輕奢風
2019年,雖然依然是現代極簡在統(tǒng)治著,但是有一匹黑馬,迅速爆火,大家都不陌生——輕奢風,也叫法式輕奢風,甚至一度都超過了現代簡約風。
元素是石膏線、金屬、墻板、大理石、吊燈、拱門…等等。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,像不像簡歐的進化風格?
其實這一次,拋掉夸張的歐式沙發(fā),已經很順眼了很多,已經基本能做到協調匹配目前的中國家庭戶型。
但大家這兩年,也逐漸發(fā)現了一些問題,比如墻面的金屬裝飾條,起縫、墻板甲醛問題、石膏線開裂、燈具難擦等因素,目前熱度已經減了很多。
2020年——極簡
取代輕奢,迅速站起來的是極簡裝修。
極簡,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,反而是目前所涉及到,最難夠到的裝修。因為其標配都是這樣的。
吊大平頂做無主燈、巖板電視墻、嵌入式踢腳線、無框通頂門,甚至全屋微水泥。
個個都是頂呱呱的花錢又費工的項目,其實我很喜歡,但囊中羞澀,加上,自己也沒有極簡主義的生活態(tài)度,不可能做到時刻收拾的完美無瑕,所以還是放棄了。
2021年至今
去年和今年,最流行的風格,便是姹寂風和奶油風了。
姹寂風,又稱赤貧風,是侃爺花2000萬美元裝修,帶火的日式風格,精致、講究,又看起來像什么都沒有做的風格。
我嘗試搜了一下,發(fā)現居然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能落地到位的國內家庭。
奶油風則是一種配色方案,類似姹寂風的配色方案,米、茶、咖、棕+黑白灰,我愿稱之為姹寂風的現實版。
如今再回看會發(fā)現,排除掉當年新鮮感,好像都也就是那么回事了,甚至還覺得有點low,所以也告誡我們,裝修,不要去追流行,堆元素。
你看現代簡約就強調功能性,壽命就很長,所以請把房子的功能性放在第一位,不要把預算分配在所謂的風格、顏值上,更不要為了好看,放棄功能性。
這是文章尾部
以上內容由用戶投稿,彬迪地板進行整理發(fā)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。